投書:航空公司為何不用「女士先生」?
邱亮士/伴盟理事長
「Ladies and Gentlemen」是我們搭乘飛機時再熟悉不過的廣播起頭,不過,近來許多航空公司掀起「正名」運動,決定以中性用語代稱所有旅客,破除僅限男女的二元性別框架,創造更好的搭機體驗。
最新一例,就是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宣布10月起以「Everyone」或「All Passengers」取代「Ladies and Gentlemen」,成為亞洲第一個採取類似改革的航空公司。
性別不是男女二分框架
事實上,去年包括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易捷航空(easyJet)等,就已經推行相同政策,要求空服員避免使用傳統的性別二分用語,因為性別並不是非男即女,還有雙性人、跨性別、非性別二元者等多元樣貌,不是男女二分框架所能涵蓋。
其實,不必等走進機艙,在旅程的一開始,雙性人、跨性別族群就可能面臨來自航空公司、機場的不友善甚至歧視性的驗證與檢查。為了改善此現象,去年起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包括聯合航空(UNITED)、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等,已在客戶資料上改採「非二元性別(non-binary genders)政策」,亦即民眾購買機票時除了男(M)、女(F)之外,也可選擇「不指定(X, unspecified)」或「不公開(U, undisclosed)」,不僅反映客戶實際樣貌,也是保障客戶隱私權,畢竟性別資訊是個人隱私,況且國際航空訂位系統本來就沒有要求旅客提供性別資訊。
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卻有重要意義,顯示企業已看見客戶的多元性,且願意創造包容與平等的內外環境。同樣以日航為例,今年夏天起空服員已可選擇褲裝與平底鞋值勤,這個改變被視為「#KuToo」(2019年初日本模特兒石川優實發起抵制高跟鞋運動)的一大勝利,因為日本職場的女性如果著褲裝、戴眼鏡或不穿高跟鞋等,常被視作不專業的表現。
回到台灣,除了年初開航的星宇航空曾宣示打造同志友善職場之外,國內航空公司鮮少碰觸性別平等議題,因此機上廣播、飛安宣導影片與客戶資料等政策上,不意外地仍是遵循過去以男女兩性為準的設計。無獨有偶,桃園機場捷運的英文廣播同樣以「Ladies and Gentlemen」為起頭。
中性用詞降低刻板印象
習以為常的事物中包含了多少偏見?過去人們也常以男性代稱人類全體,例如英文使用「policeman」、「spokesman」代表警察、發言人,女性等於被自動被隱形,甚至是附屬於男性(很多單字結尾更改為「ess」就變成女性),但如今我們會使用中性的「police officer」、「spokesperson」,降低性別對應的刻板印象。
或許對大部分民眾來說,以上所提微不足道,甚至從沒留意,但對非屬二元性別的族群來說,卻是最基本的正視與尊重。台灣自詡為亞洲最多元進步的國家,而航空公司與機場正是接觸外國旅客、建立國際形象的直接管道,我們應有更細緻與更包容的思維,而使用性別中立的詞語是其中最簡單且正面的做法之一,期待我們能很快看到這些改變。
本文刊載於2020.10.17蘋果投書:https://reurl.cc/x03qoZ
發佈日期: 2020/10/17
轉
推
+1
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