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 38cb6ed94e21eca934aa5f9e5a73f3c2

2018/08/09

英國也曾立法禁止同志教育 如今作法值得借鏡

[蘋果日報論壇] 陳俊愷∕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實習律師

 

報載英國近年許多學校試圖打破傳統男性、女性二元化的概念,讓學生能夠自在探索表達他們的性別認同,以推展多元包容價值和防止校園霸凌,這些教育方式其中一項是從稱謂出發,例如在傳統的he或she之外,讓有需求的學生可以選擇用zie來稱呼,此外至少有220所學校也開始使用不區分男、女學生的制服。

英國在統計上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性別認同議題方面的需求,英國一個專責青少年健康的機構(The 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 Service, GIDS)接受性別認同困擾的學生諮詢量從2010年的95件,成長到2017年的2,016件,推廣性別中性教育支持者認為:學校去性別二元化能夠讓這些學生感覺比較自在,並教導學生消除性別刻板印象。

台灣現行《性別平等教育法》明文定義性別平等教育為「以教育方式教導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而多元性別差異包含性傾向、性別認同等概念,因此在台灣施行性別平等教育,就必須讓學生了解到多元性別的內涵,從英國的經驗來看,推廣去性別二元化,是直接讓學生了解、接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的方式之一,讓孩子知道性少數者的存在,了解同性戀或跨性別,並不會傷害或剝奪多數的權利,唯有對性少數者有所了解並且習以為常,才不會出現因源於恐懼、無知導致的校園霸凌。

目前由下一代幸福聯盟提出反對國中小施行同志教育之公投案(全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要求國中小禁止施行同志教育,姑且不論《性別平等教育法》母法已經規定要施行性別平等教育,其內容必定包含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本公投就算通過也窒礙難行;該公民投票提案的理由書將「男變女 女變男」當作不當教材,否認跨性別存在,比較起英國的去二元化教育,提案團體對性別的認知已經背離真實,並對性少數者產生壓迫;且該團體猶毫無根據地聲稱,同志教育就是同性戀養成教育,主張讓國中小學生接受同志教育是不適齡教育云云。

實際上正如本文前面所說明,所謂同志教育只是性平教育的一環,讓學生理解這些不同性傾向、性別認同的人,也跟你我一樣正常,才能建立多數者同理心,避免校園霸凌,並建立性少數者自我認同與自信心,這既非同志養成教育,更沒有不適齡的問題,反而是孩子們在多元社會中要成長為一個良善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英國過去曾立法禁止學校施行同志教育,儘管該法已於2003年廢除,但是對許多教師來說,廢止的法律仍具箝制心理的影響力,有老師表示在課堂上談到性傾向、性別認同時,心中就直覺會觸犯法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寒蟬效應,而台灣的禁止同志教育公投,無論最後過不過,目的也是將「同志教育」問題化,使第一線教師產生「不敢教同志教育」的心理壓力,因為這樣,我們必須對反同公投說不,而政府應設法給予第一線教師更多支持。

 

文章連結

 


發佈日期: 2018/08/09



General

Title

More Info